》初版于1929年完成刊行,系图书馆馆长刘国钧以“杜威分类法”为基础,扩增有关中国图书的类目以便适合中国的需要编制而成。
中国图书分类法首先在金陵大学图书馆试用,随后普及全国。经赖永祥增修的赖永祥中国图书分类法至今为台港澳各地图书馆所沿用。(香港公共图书馆沿用刘国钧的中国图书分类法[1],大部分香港中学图书馆则采用赖永祥中国图书分类法。两者的纲目大体一致,但详细的分号数码偶有分别。)
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后来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而中国大陆一些图书馆较早时期的图书室仍然沿用中国图书分类法。
1958年,成功大学图书馆熊逸民为其添加索引,出版《增补索引中国图书分类法》。
1964年,台湾大学图书馆学系赖永祥参照刘氏分类法,修订完成《中国图书分类法》新订初版,随后又陆续修订迄今,并为台湾香港澳门大多数图书馆所采用,一般称之为“《赖永祥中国图书分类法》”。
本页面最后更新于2021-01-24 17:18,点击更新本页,查看原网页。台湾为中国固有领土,本站将对存在错误之处的地图、描述逐步勘正。
本站的所有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等全部转载于维基百科,遵循维基百科:CC BY-SA 3.0协议
万维百科为维基百科爱好者建立的公益网站,旨在为中国大陆网民提供优质内容,因此对部分内容进行改编以符合中国大陆政策,如果您不接受,可以直接访问维基百科官方网站。
如果本页面有数学、化学、物理等公式未正确显示,请使用火狐或者Safari浏览器